您所在的位置:
頁面版權:齊魯制藥 魯ICP備06006222號 《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》編號:(魯)-非經營性-2018-0122 營業執照信息公示
QILU NEWS
齊魯動態
守護健康的背影
點擊鏈接聆聽《聲動齊魯·我和醫生的故事<守護健康的背影>》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TrjGLcMqudgycHqBsbsEw
花白的頭發,微駝的后背,斜挎的藥箱,匆匆的腳步......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,你總會在林峪村的山路上見到這樣一個背影。他走街串巷,從早忙到晚,不管烈日炎炎,還是風霜雨雪。他就是鄉親們的健康守護者——老村醫靖大爺。
我作為“第一村醫”,派駐到淄川區嶺子鎮林峪村,由此結識了靖大爺。靖大爺17歲開始在村衛生室工作,一干就是52年。老伴前些年去世了,孩子想接他去城里住,他說什么也不去,還說“習慣了,只要還能走得動,我就得背起這個藥箱”。
林峪村位于兩座山的中間,村民比較分散,加上老年人行動不方便,因此靖大爺都是背著藥箱上門去看病。我入村以后,每天早上就和他一起出診。起初我想,憑我在醫院10年的工作經歷,在村里看個病有什么難的。有一天,我們接到電話說山上的孫大爺發高燒喉嚨疼,于是我們趕緊趕過去。
經過查體之后,我診斷他為“急性扁桃體炎”。
正當我糾結用哪種抗生素時,靖大爺從藥箱里抓出兩把草藥,囑咐孫大爺開水煎服,多喝水。下山路上,我問靖大爺那是什么藥。他呵呵一笑,說:“那是蒲公英和金銀花。孩子,老孫頭是低保戶,家里條件苦啊。”第三天,我們再去的時候,老孫頭還真就明顯好轉了。
作為“第一村醫”,協助村醫建立公共衛生檔案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。在我來之前,村里一半的檔案已經建好了,于是我就主動把剩余的工作攬了下來。但是,當我真正開始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,面對那么多需要填的數據和重復的文字,我的最大感受就是“頭大了”!我就好奇靖大爺的年齡這么大了,是怎么把這300份檔案建好的?
原來,靖大爺剛接到這項任務的時候也犯了難,從沒用過電腦可怎么建檔。于是,他就專門跑到離村里30里外的鎮衛生院去學,回家后研究怎么使用。有時候,晚上要忙到一兩點鐘。遇到難處了,第二天再跑到衛生院去請教。年近古稀的靖大爺,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硬是學會了使用電腦,而且準確完整地為村民建了那么多的檔案,不得不讓人佩服。
我們林峪村,包括周邊南北石、李里等幾個村就這一個衛生室。其他村離得比較遠,靖大爺只能騎著摩托車出診。入冬了,山里最怕的就是下雪。一下雪,別說騎車了,就是在山路上走都很可能摔倒。
有一年冬天,傍晚下著大雪,鄰村有個村民突發肚子疼,靖大爺騎車出診回來時天就黑了。路過一個陡坡,他本想加加油就上去了,沒想摩托車輪子打滑了,他連人帶車順著陡坡就摔了下來。藥撒了一地,他也摔得不能動彈。也不知道在雪地里躺了多久,他后來慢慢能動了,才推著車回了家。
我曾問過靖大爺:“你又不愁吃喝,孩子孝順,為什么還要這么辛苦呢?”靖大爺回復說:“50多年了,舍不得這些老鄉親們。如果我要是也走了,鄉親們看病就更難了。”
每天和靖大爺一起出診,他總是說個沒完,從每家每戶誰有什么病,什么時候住過院,到現在吃著什么藥,他都了如指掌。除了給我介紹我們村鄉親們的健康狀況之外,他還經常給我講村里的歷史,嶺子鎮是淄川區的革命老區,哪里是楊國夫將軍與日本鬼子浴血奮戰的地方,哪里曾是趙子中的兵工廠……
就這樣,靖大爺在前面講,我在后面聽。現在到我們林峪村,在山路上,你就不會只看見一個背影背著藥箱,而是有兩個背影,一前一后,一老一少……
作者:陳起帥 朗讀:步兵
全局搜索 *請選擇對應的搜索類型